广州企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企业内训课程详情
课程详情
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机械结构特种技术设计
课程分类: 技能培训
培训对象

从事动力学机构设计的机械工程师、系统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可靠性工程师、技术经理、总工等。


课程介绍

机械结构特种技术设计

0章 概述

0.1目的

0.2标准的定义

0.3产品与技术开发的普遍规律

0.4设计师关注焦点

0.5工程师素质与设计理念

0.6 GPS重要关系

0.7三化设计与创新体现

0.8设计中如何把握计算机这把双刃剑


第一章 面向目标的系统设计准则

1.1系统设计方法论

1.2一体化设计与结构布局准则

1.3 模块划分准则

1.4通用模块与专用模块准则

1.5 NDI与接口设计准则

1.6功能匹配与产品组成层次准则

1.7同类产品缺陷清晰准则

1.8用户环境明确准则

1.9隐含环境条件明确准则

1.10环境条件变化率准则

1.11环境材料匹配准则

1.12设计、工艺、装配基准匹配准则

1.13组合体标注规范

1.14检测维修可达性准则

1.15人因工程设计准则

1.16防差错设计准则

1.17设计公差与加工能力匹配准则

1.18系统安全设计准则

1.19外观与防护设计准则

1.20多因素铰链准则

1.21产品履历与质量控制准则

1.24维修工具、维修设备及技术支持准则

1.25目标量化准则

1.27优选器件清单与标准件使用准则

1.28特殊环境产品设计准则

 

 第二章 失效模式机理与设计准则匹配关系

 2.1 传统静强度设计准则及其局限性

2.2 不同载荷环境作用的失效特征、模式与机理探讨

2.3 产品故障失效残骸及断口处理程序与保护准则

2.4 产品失效分析规范

2.5 疲劳断口特征与疲劳试验准则

2.6 振动、冲击、噪声等力学环境特征

2.7 热应力破坏特征与热疲劳设计准则

2.8力热联合作用与高温疲劳设计准则

2.9电气绝缘耐热性分级准则

2.10 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性准则

2.12静电危害与静电防护准则

 

第三章 减震、降噪与结构动力学设计准则

3.1冲击载荷与霍普金圣效应

3.2 混响噪声与行波管噪声

3.3 各态遍历的随机振动

3.4 周期性振动

3.5 随机振动的时间与频率特性

3.6 模态试验与动力学设计准则

3.7 空气噪声测量及对人影响评价准则

3.8隔声罩和隔声间噪声控制准则

3.9噪声限值与控制准则

3.10随机振动试验准则

3.11半正弦冲击与冲击响应谱

3.12受冲击载荷与交变动载作用构件的结构柔性与变形协调设计准则

3.13高强度材料动载设计准则

3.14产品减振降噪准则

3.15窄带随机振动准则

3.16复合载荷环境材料匹配准则

3.17载荷环境毛坯匹配准则

3.18减振器与结构阻尼准则

3.19润滑与降噪准则

3.20表面技术与润滑匹配准则

3.21 箱座、支架类零部件材料阻尼准

3.22铸件减震设计准则

3.23锻件、焊接件抗冲击设计准则

3.24力学环境预示与设计应用准则

             

 第四章 结构热设计准则

4.1受热结构影响因素

4.2 热负荷分类设计准则

4.3受热结构失效模式

4.4结构散热与冷却控制

4.5受热结构选材准则

4.6高温结构设计准则

4.7热屏障与承载双重作用设计

4.8热平衡与热电模拟

4.9温度测量和高温试验设备

4.7材料耐热性能分析

4.8结构耐热设计

4.11 双层结构散隔热结构准则

4.12影响设计和材料选择的因素

4.13高温合金处理设备准则

4.14热影响区防护设计准则

4.15热结构连接设计准则

4.16不同材料的许用温度限

4.17高温合金热处理

4.18高温合金热处理设备

4.19高温合金热处理准则

4.20多环境作用产品试验顺序准则

 

第五章 电磁兼容与静电防护设计准则

5.1 基础设施电磁兼容准则

5.2电磁屏蔽准则

5.3导线屏蔽准则

5.4设备屏蔽外壳

5.5电缆屏蔽层接地、搭接准则

5.6电缆走线和电缆的敷设

5.7压力密封于防雨密封

5.8设备面板与连接器密封

5.9接缝分类及导电衬垫的选择

5.10变压器隔离和滤波器准则

5.11特殊屏蔽技术准则

5.12 LISN接地网设计准则

5.13低频电路电磁兼容准则

5.14高频电路电磁兼容准则

5.15 滤波准则

5.16电源特性与电磁兼容设计准则

5.17电磁兼容配电设计准则

5.18波导应用准则

5.19静电放电敏感元器件

5.20静电放电保护材料

5.21静电耗散与抗静电材料

5.22 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限值

5.23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测量准则

5.24设备安装与电搭接准则

师资介绍

申国山先生介绍

职称背景:

机械可靠性技术专家,博士,研究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 高级工程师

中国兵工学会应用力学分会委员

曾任:

国防军工单位高级技术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装备系统设计,环境工程与可靠性研究工作。在失效分析与机理研究、可靠性设计与试验技术、疲劳设计、延寿技术、动力学设计与实验技术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疲劳、断裂、残骸分析、失效物理和动力学测试技术方面有深厚的功底,提出了变形疲劳、气动激励载荷与振动环境精确预示方法、复杂部件可靠性设计技术、紧固件环境适应性设计、高速运动件动态参数测试技术等新技术,并有光弹、电测、扫描电镜分析和模态的丰富试验经验。提出的变形设计理论与抗疲劳设计方法在许多产品的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获得多项省部级成果奖励。

获奖情况:

获光华科技基金奖3等奖1项, 部级科技进步2等奖两项, 省科学大会2等奖1项, 发表论文多篇。

培训经历:

近几年在北京、上海、重庆、成都、西安、武汉、合肥、苏州、郑州等地举办过多次公开课技术培训,另外为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电子部784厂、海信、美的、三菱电梯、华盛中天、山推、北微电子、科瑞等单位作了内部培训。通过培训主要解决许多设计师对设计规范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揭示与国外发达国家产品设计方面的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为其梳理知识,使其理清思路,初步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从而提高其产品设计水平。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联系我们
电话: 020-32167831
传真: 020-32167831
邮箱:qifei@qifei365.com
QQ: 1069864262
友情链接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13802400687(7x24小时服务,接受咨询和报名)
广东电话:020-32167831    客服邮箱:(E-mail:qifei@qifei365.com)
版权所有 广州企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4-2015 qifei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51667号